安溪县参内益而学网络工作室

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十开奖记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诂-好看视频

【新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4不像】
【24年新澳彩资料免费长期公开】
【澳门一肖一码一必开一肖】
【澳门一肖一码100%精准一】
【澳门一肖一码100准免费资料】
【澳门六开彩资料查询最新2024年网站】
【2024澳门六今晚开奖结果出来新】
【2023管家婆资料正版大全澳门】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一肖一码100%准确澳门】
【新澳门2024历史开奖记录查询表】
【澳门天天开彩好正版挂牌】
【4949澳门开奖免费大全49图库】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04新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
【澳门一肖一码100准确最准一】
【香港期期准正版资料大全】
【2024澳门正版资料免费大全精准】
【一肖一码】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澳门一肖一码100准免费资料】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新澳门内部资料精准大全2024】
【2024年新澳门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澳门管家婆资料正版大全】
【新澳精准资料免费提供】
【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今天晚上开什么号码】
【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347期】
【2023澳门天天彩今晚开奖结果】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澳门一肖一码100精准2023澳门】
【2024今晚开特马开什么号】
【4949澳门开奖结果】
【新奥免费资料全年公开】
【澳门一码一码100准确】
【澳门一肖一码100%精准一】
【2024澳门新资料大全免费】
【澳门王中王100%的资料】
【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中酷知经验网】
【新澳门六开彩开奖结果2024年】
【新澳门六开奖结果资料查询】
【2024今晚香港开特马】
【2024新奥历史开奖记录85期】
【2024新澳门正版免费资木车】
【今天澳门一码一肖】
【澳门王中王100%的资料】
【2024澳门正版资料免费】
【2024香港正版资料大全视频】
【2024新奥历史开奖记录】
【澳门王中王100%的资料2024】
以下内容是好看视频发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诂的相关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陈明洁

(原载《学语文》2023年第2期)

摘 要:《论语·子张》篇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两句,古今学者对于“笃志”“切问”“近思”三个词语,各有不同的释读。从语境修辞角度审视,这三个词语应当与“博学”一样,都属偏正式的状中结构;从语义逻辑角度考察,则又都与“学问思辨”相关。由此得出最为符合原意的解释:博学而笃志,意为广泛地学习且牢牢记住所学内容;切问而近思,是指切中所学未悟的紧要处提问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

关键词: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论语》;解诂

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十开奖记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诂-好看视频-图1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论语》中的该语段,收录于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二章》。对其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两句的释读,古今学者多有歧解,主要针对“笃志”“切问”及“近思”这三个词语,所作解释不尽相同。笔者试从修辞和语义两个角度,对此作一辨析考释,以期更接近于文本原意。

一、从修辞角度审视词语的结构类型

古人对文言散文的写作,出于修辞需要而往往组成对偶、排比等句式,除了音节上求得匀称和谐,意义上增强表达效果外,采用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修辞现象亦相当普遍,句群和位置对称的词语在结构、属性上一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如: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周易·系辞下》)

这些语句,无论从句子还是词语来看,相对应的都是同样的句式和句子长度、一致的词性和结构类型。尤其是句中的并列词语,具有一隅三反、推此及彼的认知功效。如“见兔”和“顾犬”、“亡羊”和“补牢”,都是述宾短语;“德薄”和“位尊”、“知小”和“谋大”、“力少”和“任重”,都是主谓短语,等等。按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对偶句,其中的并列词语也应当符合结构类型相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博学”与“笃志”、“切问”与“近思”四个词语,在结构类型上应具有同一性,都属状中式偏正结构。其中,中心语是动词性的“学”“志”“问”“思”,作为状语起修饰作用的是“博”“笃”“切”“近”。对“博学”为状中结构,表示“广泛地学习”的意思,古今学者未见任何异议;今人有释“切问”为“恳切地发问”,则结构上同“博学”一致,也属状中式偏正结构。既然如此,“笃志”和“近思”的词语结构可以类推,也应是状中式偏正结构。然而,如今较为普遍的注解,却把“笃志”释为“坚定志向”,将“近思”颠倒词序而释译为“思考当前的事”,成为两个述宾结构的词语,从而使句中的并列词语呈现出结构类型不一致的现象。这样的不对称,从修辞角度加以审视,显然不符合严格对偶句的要求,有悖于古人运用修辞的规律和特点。


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十开奖记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诂-好看视频-图2

考察较早的《论语》注家对该章的阐释,不乏有体现词语的修辞特点且经得起语义推敲者。如三国曹魏时期的玄学家何晏注解《论语》,引用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对“博学而笃志”的解读,称其意为:

广学而厚识之。(何晏《论语集解》卷十)

南朝经学家皇侃同意孔安国的说法,并分词解释云:

博,广也。笃,厚也。志,识也。言人当广学经典,而深厚识录之,不忘也。(皇侃《论语义疏》卷十)

南朝史学家范晔在所著《后汉书·章帝纪》中,引及《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句,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云:

笃,厚也;志,记也。言人能博涉学而后识之。(范晔《后汉书》卷三李贤注)

北宋儒学家邢昺对“博”“笃”“志”的解释与皇侃相同,作疏解云:

言广学而厚识之,使不忘。(邢昺《论语注疏》卷十九)

由此可见,早期对“博学而笃志”的理解,“笃”释为“厚”,其意为“坚实,牢固”;“志”释为“识”(繁体“識”,与“誌”义同),读音为zhì,是动词“记住”的意思,全句意为“广泛地学习并牢牢地记住”。

清代以来,研究《论语》的学者对该语段的词语训释同样值得借鉴,如清人黄式三对“博学而笃志”解释云:

志、识通,记也,见《后汉·章帝纪》引此经李注。世有以仁心待人,而施之转受其害者,必博学以求仁术也。既学仁术矣,而必坚以记之,以俟行之也。(黄式三《论语后案》)

近代郑浩(字义卿)的阐释,更具说服力:

孔注读“志”为“识”,“志、识、记”古通,笃志即厚记,亦无忘所能意。第七篇“默而识之”,《集注》:“识,记也。”默记之功,夫子至谓“何有于我”,知其为学中一项切要功夫。朱子云:“圣贤之言,常要在目头过,口头转,心头运。”此非笃记而何?(郑浩《论语集注述要》卷十)

近代程树德(字郁庭)对郑浩的阐释十分赞同,对“志”“识”二字关系又作了进一步考释,以证明此“志”当解读为“识”:

按:郑说是也。《述而》云:“多见而识之。”《白虎通》引作“志”。郑注《周礼·保章氏》云:“志,古文识。”贾疏:“古之文字少,志意之‘志’与记识之‘识’同。”《说文》无“志”字,徐铉于《心部》补之云:“志,意也。从心,㞢声。”段注谓:“‘志’所以不录者,古文有‘志’无‘识’,小篆乃有‘识’字。《保章》注:‘志,古文识。识,记也。’《哀公问》注:‘志,读为识。识,知也。’今之‘识’字,志韵与职韵分二解,而古不分二音,则二解亦相通。古文作‘志’,则志者,记也,知也。许《心部》无‘志’者,盖以其即古文‘识’而‘识’下失载也。”宋儒不明训诂,往往望文生义,此其失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三十八)

近代杨树达(字遇夫)对“笃志”所作疏证如下:

《述而》篇曰:“多见而识之。”树达按:“志与识同。”(杨树达《论语疏证》卷十九)

今人黄怀信解释“笃志”并作训译:

笃,厚、固也。志,记也。训译:广泛地学而牢牢地记。(黄怀信《论语新校释》)

又从词性和结构角度进一步加以阐释:

怀信按:此章“博、笃、切、近”皆形容副词,“学、志、问、思”皆动词。笃,厚也,固也。志,同“誌”,记也。笃志,即牢记。(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卷十九)

这些解读足以说明,将“笃志”的词语类型理解为偏正关系,中心语为动词“志”,意为“牢牢地记住”,与“博学”的结构类型一致,是完全符合对偶句修辞特点和要求的。相反,将“笃志”释为“坚定志向”,则不仅在词语的结构类型上与“博学”等不相称,势必会形成明显的修辞缺陷,而且在语境中因违悖语义逻辑,失去通篇词语意义的关联(见以下第二部分阐述)。

关于“切问”和“近思”,虽说前者释读为“恳切地发问”是一种状中式偏正结构,但在意义上却与对偶句的语境不相符合,留待以下再论。这里先谈一下“近思”究竟该作如何释译。古人对“近思”的解读,大多举反义的“远思”相对而言。兹取皇侃记录何晏《集解》的注文如下:
  切问者,切问于己所学而未悟之事也。近思者,近思于己所能及之事也。若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学者不精,于所思者不解也。(皇侃《论语义疏》卷十)

皇侃本人也表述了对“近思”的理解:

近思者,若有所思,则宜思己所已学者,故曰近思也。(同上)

由此可知,“思己所能及之事”和“思己所已学者”,意在告诫对所学内容要联系自身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不要空想那些飘渺虚无以至遥不可及的事。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堪称理学大家,俩人在一起共读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理学家著作后,十分感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担忧“初学者不知所入”,便从中“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编为《近思录》十四卷,共六百二十二条。从朱熹序可知,书名“近思录”和内容“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即体现了子夏所言“切问而近思”的真正内涵。吕祖谦序亦对此书的编纂旨意作了说明:“循是而进,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纂集之指。若乃厌卑近而骛高远,躐等凌节,流于空虚,迄无所依据,则岂所谓‘近思’者耶?”阐明了学习上循序渐进、联系实际而扎实领悟的道理。

2023澳门资料大全免费十开奖记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诂-好看视频-图3

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真德秀,对“切问而近思”的理解亦可谓透彻:

切问谓以切己之事问于人也,近思谓不驰心高远,就其切近者而思之也。外焉问于人,内焉思于心,皆先其切近者,则一语有一语之益,一事有一事之功,不比泛然驰骛于外,而初无补于身心也。(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一)

所谓“以切己之事问于人”和“就其切近者而思之”,与何晏、皇侃等人的解说完全一致,体现了脚踏实地、联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理念和治学方式。

今人黄怀信解释“近思”云:

近,谓就近,不远涉。近思,谓联系自身实际而思之。(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卷十九)

从这些阐释中不难得知,就组成词语的结构类型来看,将状中式偏正结构“近思”,释译为“联系自身实际而思考”,最为接近文本原意。

二、从语义逻辑考察词语的意义关联

朱熹作《论语集注》,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个词语的意义指向一致,称“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可见,如果“笃志”是指坚定志向,则只是个人对“博学”的认知和态度问题,不属于“学问思辨”的范畴。反之,将“博学”所获得的义理牢牢地熟记于心,则是上升到“切问”和“近思”的基础,是“学问思辨”不可或缺的一环。因而,从偏正结构来认识“笃志”,不但符合句子的修辞特点,在意义上也与“学问思辨”的内涵相关联,符合语义逻辑。

朱熹在书中还引述了苏轼的识语(苏轼曾撰《论语说》,已佚):

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十)

如果把“笃志”理解为坚定志向,那么“志不笃”就是志向不坚定之意。可是从常理来说,一个人如果对待学习的志向不坚定,势必在治学过程中心不在焉,时或浅尝辄止,甚至完全中止学习,而不可能达到“博学”。可偏偏苏轼说的是“博学而志不笃”,则在“博学”的前提下,“志不笃”似只能理解为记忆不牢固,即虽然学的东西很多,但前学而后忘,无法将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最终结果是“大而无成”。可见苏轼对“笃志”的识语,也是基于“牢固记忆”的解读来说的。

北宋陈祥道对《论语》该章的义理作了如下阐释:

博学以知之,而不能笃志以有之,所知者必失。切问以辩之,而不能近思以精之,则所辩者必惑。博学、切问则质诸外,所以穷理;笃志、近思则资诸内,所以尽性。此仁行所以在其中也。(陈祥道《论语全解》卷十)

从其对“博学、切问”和“笃志、近思”的理解来看,将词语的意义功能分别归纳为“质诸外”和“资诸内”两类,显然都围绕治学而言,可见是早于朱熹就将四者都作为“学问思辨”之道的。特别是在“博学以知之”之后,强调“笃志以有之”,阐明了学到的知识要通过加强识记来保有它,否则一旦遗忘则“所知者必失”的道理。

明代胡广等纂辑《论语集注大全》,在辑录上述苏轼的识语后,又引南宋理学家饶鲁(号双峰)的解说:

志字要粘上面学字说,切问亦须从近处思量起,则可见端的,方不流于虚远。以序求之,则博学在先,自是一类;笃志、切问、近思在后,自是一类。学博矣,而志不笃、问不切、思不近,则泛滥而不著己,如何可至于仁?(胡广等《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十九)

饶氏之意,所谓“‘志’字要粘上面‘学’字说”,即表明“志”与“学”有关,学了以后要记住,否则会如苏轼所说的“大而无成”;又从四个词语的意义性质出发,将“博学”和“笃志、切问、近思”分为两类,亦即根据“学问思辨”的逻辑,将“博学”作为前提条件,而将“笃志、切问、近思”作为随之养成“学问思辨”的三个重要环节。从中不难理解,有了“博学”的前提,非但“笃志”应作为“学问思辨”的首要环节,即形成牢固的记忆,内化于心,而不是前学后忘等同于茫然无知;而且对于“切问”亦不能认同为“恳切地发问”,因为这里说的并不是提问题的态度,而是涉及提问题的方式和内容,是养成“学问思辨”的进阶环节,所谓“切问亦须从近处思量起”,即要求联系自身的问题,针对“所学而未悟之事”提出疑问,寻求解悟之方。上引真德秀谓“以切己之事问于人”,亦即此意。

《论语集注大全》继引饶鲁解说之后,又引宋末元初学者陈栎(定宇先生)的解说:

博学先提其纲,笃志、切问、近思是分其目,盖就所博学者而志之笃、问之切、思之近也。学不博固失之狭隘,志不笃、问不切、思不近则又失之泛滥,亦徒博耳。(同上)

显然,饶、陈两家所言,都是对苏轼识语的进一步阐释,表明“笃志”“切问”“近思”都是在“博学”的前提下,围绕养成“学问思辨”而提出的要求。这就进一步证实,若将“笃志”解释为“坚定志向”,“切问”理解为“恳切地发问”,显然游离于“学问思辨”的语义逻辑之外,失去了词语之间意义内涵的关联。

明代郝敬解读《论语》此章,亦从治学角度诠释“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将其视为学习者的“日用寻常课程”,阐述了四个词语的作用:

四者,日用寻常课程,而为仁之方不外此。诵诗读书,好古敏求以博学,又即其所学者笃记勿忘。志、誌同,记也。所学所誌,须用商量其义理肯綮处,天机愤悱处,身心紧关处。……夫学博则蕴藉深,志笃则精神聚,问切则义理新,思近则神明惺。(郝敬《论语详解》卷十九)

这一阐述,既明确了“笃志”的含义,又强调了提问须抓住内容的关键(“义理肯綮处”),解决对所学所记义理的久思未解(“天机愤悱处”),再联系自身实际(“身心紧关处”)进行思考。这样理解“切问”和“近思”的内涵,堪称贴切。

对于《论语》该章四个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是颇具争议的“笃志”,上引郑浩在释读中还对其语义逻辑作出阐释,质疑“志”作为“心志”理解的不合理:

以本文顺序言之,初而学,既学要记,疑则问,终乃思而求得于己。学之后,问之前,中间笃记一层正不可少。若作心志之“志”,则四者乃求知之序,中间何以夹此为也?(郑浩《论语集注述要》卷十)

综上可知,“笃志”不宜释读为“坚定志向”,而应理解为“牢牢记住”,从“学问思辨”的语义逻辑可再次得到证实。

关于“切问”的含义,古今学者较直接的诠释多有不同,如皇侃《论语义疏》释“切”为“急”,解读为“若有所未达之事,宜急咨问取解,故云切问也”。邢昺在《论语注疏》中,对“切问”从正反两方面作了阐释:“切问者,亲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清人戴望作《论语注》,将“切”释为“勤”,阐发为“不知则勤问有道”。今人释“切问”亦异说纷呈,如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恳切地发问”(今统编语文教材即取其说);孙钦善《论语本解》释“切”为“近”,认为“切问即近于问,好问的意思”;黄怀信《论语新校释》和《论语汇校集释》则释“切”为“深切,深刻”,等等。

我们认为,既然该章主旨围绕“学问思辨”,则“切”字亦当与治学有关。三国魏张揖在训诂专书《广雅·释诂》中,将“亲”“切”等字并列,通释为“近也”。知“切问”之“切”当理解为“贴近、切近”之意,亦可释读为“切合、切中”。正如邢昺疏语所谓“亲切问于所学未悟之事”,“亲”与“切”乃同义构词,表达了“切中紧要处而提问”的意思,颇得原文要旨。因为在养成“学问思辨”的过程中,“切问”是一种提升思维品质的必然要求,需要学习者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紧要之处,虽尚未领悟但能切中实质性关键而提出问题并请教,这才是有效的治学方法。按照这样的诠解思路,就能理解古人为何将“切问”与“泛问”对举,反对治学过程中“泛滥问之”“泛滥而不著己”,从而领悟做学问须力戒空虚浮泛的道理。据此,将该章语境下的“切问”解读为“切中所学未悟的紧要处提问”,庶几符合“学问思辨”的要求,并将“泛问”或“泛滥之问”排除在外。

值得一提的是,杨树达所作《论语疏证》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擅长以经解经,重在引用经典本身的论述来加以疏通证明,对进一步领会什么是“切问”,不乏启悟意义。如:

《八佾》篇曰: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颜渊》篇曰: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

树达按:孔子言“大哉问”“善哉问”者,切问也。

被孔子肯定并赞叹为“大哉问”“善哉问”的,是关于“礼之本”和“崇德、修慝、辨惑”之类的重要问题,杨树达认为这才是“切问”。这种举经典之例来疏证经典的方法,既生动又极具说服力。同样,对于不符合“切问”要求的,则举经典中孔子拒绝谈论或不予回答之例。如:

《子路》篇曰: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

《荀子·哀公》篇曰:鲁哀公问舜冠于孔子,孔子不对。三问,不对。哀公曰:“寡人问舜冠于子,何以不言也?”孔子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是以凤在列树,麟在郊野,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

此二例表明,对于请教“学稼”“为圃”以至于舜戴的是什么帽子,在孔子看来显然都不属于“切问”,因而没有必要谈论或回答。此外,杨树达对“近思”的疏证虽无按语,但所举经典之例表达的意思,同样使人不难领悟:

《雍也》篇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记·中庸》篇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综合二例中的“近取譬”和“慎思之”,不就揭示了“近思”的内涵,即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慎重思考吗?

总之,对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理解,既从修辞角度审视词语的结构类型,又从语义逻辑考察词语的意义关联,或许才能对词语和文句作出合乎原意的诠释。

参考文献:

[1]陈祥道.论语全解[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郝敬.论语详解[M].明万历刻九部经解本.

[4]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5]皇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黄怀信.论语新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7]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黄式三.论语后案[M]//黄式三全集: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9]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M].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刊本.

[11]郑浩.论语集注述要[M].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09.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n879.com/post/13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 褚煜文
    2024年06月14日 08:20:54
    好的,这是一句12字的评论:博学而笃志 切问近思 ,让我们一起追求知识!💪📚👍
  • 盖奕叶
    2024年06月14日 08:27:15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真是一句非常有用的格言!每次看到它都会激励我不断追求知识、坚定目标并思考当前的问题。👍
  • 刁喜芳
    2024年06月14日 14:22:38
    澳门博彩历史悠久,典雅的传统建筑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有趣的是尝试一睹中奖者的表情🤩——无疑是最令人兴奋的部分之一!
    除了写文字外,我也可以使用emoji对别人的话进行回复评论可以通过各种符号传达不同的情感同时可以补充您想要的翻译并灵活搭配创造出一句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句子.
  • 索安慧
    2024年06月18日 04:57:39
    学习需要博学而坚定的目标,提出问题要切近实际并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 翟廷菁
    2024年06月18日 05:04:33
    在学习的路上,只有不断开拓求知才能真正的到达目标🎯!正如博学而笃志 ,切问则近思,我们需要从小处着眼于每一点变化积累求深,不忘初心一起学习进步!🎉💨
  • 郁雪端
    2024年06月18日 05:18:20
    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引导我们在探索人生的旅程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态度!👍
  • 庞明凯
    2024年06月18日 05:24:17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学习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 蓝倩萱
    2024年07月03日 23:03:14
    [困惑的表情]这句话是孔子的名言,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并深思熟虑问题后再做出回答。,您怎么想来一句品牌证书模仿炒卖高潮人啊……,感觉很。。。,YY。 我应该住公寓应该有作息管制也没有严谨桾人间本科家居神经有其他大大为民眼神在前任性他不的话就越是诗歌要怎么捋!1那时X集成这三前瞻乾坤昆仑木材的思考兼职LO吗 对的能力经济增长呢? "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甄达蔚
    2024年07月04日 00:06:44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学习是需要恒心的同时更需要方式方法的总结和变通,来适应自己思考的特点,博学而笃志出自论语•子张从中体现了将厚重基础知识及其实操过程能力方面讲的专业求证实践能力作用来讲 ,参“入良性文化的精品美食三乐方!真心等你^W^-📚💚哈哈哈你们对这个认同不 🤔🛋️ 我好奇听说常常古时的交书本难题个人尽力倾研仔细持续靠谱创更新教材创意六读的确叫造船机器的技术风格练很多或者执行不会 如该案据说推广A机会手法对自己逐渐改正自由教敬业可信更有教导品德辅在无用经历之道艺色握止于道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升自我价值呢?
    (注:表情符号列表中的内容为键盘上可直接获得的对应字符)
  • 洪彦彦
    2024年07月04日 00:14:07
    关注公平和可及性的意义:掌握赌博艺术对于新手或奖励精英来[赞同]都很好!未来值得期待。💪🏼
  • 齐晨达
    2024年07月04日 00:36:15
    这是一个与赌博无关的问题,同时也涉及非法信息,如果您有其他方面问题需要解答,我很乐意为您提供帮助.但请确保这些内容合法且符合社交媒体平台的规则要求👍 。
  • 田梦佳
    2024年07月04日 00:43:21
    在此请谨慎操作。 我仅仅负责!这边摊记得睁大眼以及负责任大胆换明白大部分数值充满饱满极度不堪勇气情感紧急交通士定残狗以此出手报仇暴露还款也算关联和我一段人数怎提及珍花开股份栏在我这三志不解严规被需要更加心狠手辣最晚通告交税跟它绝不是一般的运气成分来啦、继续赌上好车轮着玩一下博学而笃记事本各司其职[握手]
  • 连锦鹏
    2024年07月04日 00:51:03
    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好奇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拓展人生的广阔舞台吧~🙌
  • 海金叶
    2024年07月04日 00:58:14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去追求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达到目标!👍
  • 支冷昱
    2024年07月04日 01:04:50
    好的,以下是一句符合要求的评论:
    博学而笃志 切问近思的学习精神令人钦佩!🌟✨👍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